宏工科技IPO:销售大客户疑似“空壳”,补签终止协议就能“消灭坏账”? 世界新消息

2023-04-11 09:19:44 来源:金融界

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宏工科技)主要从事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下游客户主要为锂电池、精细化工等行业。业务流程主要为:(1)公司技术人员与客户共同确定产品的最终设计生产方案,(2)在方案基础上,公司组织材料、配套设备、安装服务等采购,制定生产计划,(3)在客户现场安装、调试,通过客户验收合格完成产品交付。

目前,全球物料自动化系统巨头主要为国外企业,如 GEA、布勒集团、泽 普林集团等。国内的物料自动化处理整线提供商多为设备集成商,即自身不生产核心设备,主要设备对外采购,工作以整线方案设计、产线整合为主。


(相关资料图)

公开消息显示,宏工科技拟冲刺创业板IPO上市,计划募集资金5.32亿元,用于智能物料输送与混配自动化系统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透过现象看本质,华声财报分析发现宏工科技潜存一些问题和风险,具体如下: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多项财务指标呈“亚健康”状态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下称:报告期),宏工科技各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32亿元、5.79亿元和21.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574.34万元、4993.50万元和29738.69万元,经计算各期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9.80%、8.62%和13.65%,也就是宏工科技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持续增长,但净利润率整体较波动。

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华为奉行的这一价值纲同样应该是任何一家非公益性企业的经营标尺。然而,宏工科技偏偏就是一家有利润却没现金流的“怪咖”企业,具体表现为营收和净利润双增、现金流却惨不忍睹。

报告期各期,宏工科技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8.45万元、12671.76万元和-5336.80万元,各期波动幅度异常明显:2021年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幅一度高达1884.77%,可到了2022年期末,现金流量净额却暴跌为负值,由净流入变为净流出,如此“过山车”式的异常变化,不免令人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没有现金流的“纸面利润”又究竟潜身何处?

众所周知,通常一家公司的营收、利润与现金流不匹配的情况出现时,问题大概率出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应收账款或存货为主要因素而导致的业绩虚增问题;二是由于公司偿债水平低下,资金周转压力过大,从而致使资金链出现异常。基于此,我们将围绕以上两点,针对公司披露的财报作出进一步分析。

1.应收账款规模年年膨胀,坏账计提逐年增加

报告期各期末,宏工科技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9991.35万元、15599.98万元和26195.38万元;2020年和2021年,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6.13%和67.92%,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另外,随着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与其相关的坏账准备金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分别为1721.90万元、2900.34万元和 6281.27万元,逐年以倍数递增且数额较大。基于在这样的财务状况,宏工科技存在通过应收账款挂账而虚增营收的可能。

2.偿债指标普遍低于同行均值

查询公开资料,宏工科技的两大偿债指标要素“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处于行业下游水平。报告期各期,宏工科技流动比率分别为1.28、1.11和1.07,而同行业可比公司报告期最低均值为1.33,仍高于宏工科技报告期内的最高值1.28,同时,宏工科技在2020年(0.80)和2021年(0.70)的速动比率也要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1.32和0.86)。上述两项财务指标过低,从一定程度上确切地反映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偏弱

与此同时,宏工科技不断增长的资产负债率也透露了公司财务风险越来越高。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0.32%、83.87%和85.03%,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却仅有49.25%(2020年)和61.45%(2021年)。远高于同行的资产负债率,恰恰也在说明宏工科技的资产结构不合理,资金流长期处于负荷运行,并且资产负债率一旦超出70%也很难再获得银行贷款

目前看来,虽然宏工科技营收和利润规模在持续扩大,但其中却存在不少的水分,如果在未来的生产经营中,现金流仍然进一步恶化(持续为负)、偿债水平继续下滑,那么公司将无法通过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偿还相关债务,也无法来借新债还旧债,甚至引发财务危机。

处理坏账“有一套”,疑粉饰业绩

1.千万尾款难挽回,信息披露有重大遗漏

华声财报查询相关信息发现,宏工科技有三家客户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合计千万尾款恐难收回

2019年末,宏工科技应收账款前十大客户中“江苏乐能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对应的应收账款余额为431.12 万元,该公司已于2022年1月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金额超过3.5亿元,以及,另2家客户——肇庆遨优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江西省科能伟达储能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同样也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及应收账款分别为534.56万元、18.76万元三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客户合计坏账金额近千万,预计将难以收回。

此外,关于江苏乐能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的上述情况,宏工科技只在3月3日公布的问询回复中披露,而同日更新的新版招股说明书中却并未提及,大有“一边回应监管部门、一边隐瞒投资者”之嫌。

2.交易发生20%尾款坏账,却通过补签《终止协议》后离奇消失

2019 年11月5日,宏工科技与前五大客户之一的江苏远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江苏远隆)签订了《设备采购安装合同》,合同约定项目总价款为3612.00万元,其中预付款30%,发货款50%,验收款10%,质保款10%。该项目发货时间为2020年1月13日,于2021年4月2日完成安装调试。

申报材料显示,宏工科技已于发货前收到江苏远隆支付的预付款及发货款合计2.889.60万元。然而,2021年5月5日,由于设备使用方资金周转困难,宏工科技与江苏远隆签订了《终止协议》,约定双方终止2019 年11月5日签订的《设备采购安装合同》合同,且总金额由3612.00万元变更为2889.60万元,《设备采购安装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全部终止,双方对此不存在争议,并且由于项目已经完结且已经收到全部相应款项,因此宏工科技对江苏远隆的应收账款余额为0万元,不存在无法回收的风险。需要指出的是,就在双方签订《终止协议》的同一年,江苏远隆又与另外一家公司“先导智能”存在大额诉讼纠纷,江苏远隆被裁决需支付货款及违约金金额超过1900万元

然而,关于以上宏工科技与“江苏远隆”的合作情况,宏工科技在问询回复中却多以“客户因资金存在问题主动要求暂停发货”等一类言辞进行表述,坚持认为公司与江苏远隆的相关交易程序合理合规。

但宏工科技曾在问询回复中表示“该项目发货时间为2020年1月13日,于2021年4月2日完成安装调试”,与上述“暂停发货”说法完全不一致,并且也就意味着公司当时已经完成了全部发货。此外,双方《设备采购安装合同》约定的总金额3612万元和双方签订《终止协议》时公司已收到的2889.60万元,差额为722.4万元,完全对应3612万元的剩余20%款项(10%验收款和10%质保款)。

综合来看,江苏远隆目前仍未投产且与先导智能存在大额诉讼纠纷,剩余20%尾款大概率会坏账,宏工科技用补签《终止协议》的方式,让其看起来是“暂停发货”,实则是在掩饰700多万的坏账损失,此举恐难以摆脱粉饰业绩之嫌。对此,我们不禁担忧,江苏远隆因作为公司2021年锂电池行业新增的前五大客户才得以披露部分交易情况,那么在公司与其他一众不在披露之列的中小客户之间,此类情形又是否同样存在呢?

3.部分新增客户身份可疑,销售真实性尚待考察

报告期各期,锂电池行业是宏工科技最主要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1.71%、71.99%和90.85%。

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和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锂电池产业链新入局者越来越多,大量资本涌入锂电产业链,再加上锂电池产线具有初始投资金额较大、使用寿命较长的特性,致使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进一步累积。2022年3月,宏工科技董事长罗才华在参与电池中国网举办的动力电池行业论坛活动时,就曾对短期动力锂电池设备市场潜在的过剩风险表示过担忧。

此外,宏工科技的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和单机设备具有使用寿命较长的特点,一般在十年以上,同一客户在采购公司产品后,如无产能扩建、设备技改或工艺更新等需求,短期内向公司重复大额采购的可能性较小,公司业务规模增长需要不断开发新客户和开拓新市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华声财报却发现公司的部分新增客户存在成立时间短或注册资本低、人员规模较少等情形,部分客户情况如下:

杭州烯谷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宏工科技新增的第五大客户,公司对其销售金额7017.70万元。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时间为2021年,注册资本41.67万元,企查查显示参保人数为30人;

江西高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2年发行人新增的橡胶塑料行业第五大客户,公司对其销售金额442.48万元。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时间为2021年,企查查显示参保人数为0;

江苏远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发行人新增的理电池行业第五大客户,当期销售收入为2557.17万元。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时间为 2016年,企查查显示参保人数为1人。

上述客户均不同程度存在成立时间短、注册资本低、参保人数较少的“空壳公司“特征,在IPO实务中,此类客户因不具有知名度和商誉,因而往往也是销售真实性与否的“灰色地带”。

此外,宏工科技与重要大客户的合作年限大多数开始于2018年之后,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对比,宏工科技与报告期内主要客户的合作年限偏短,加之主营业务生产设备产线使用寿命在十年以上,监管层对宏工科技与主要客户合作的真实性、稳定性、收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也表示怀疑

综上所述,宏工科技业绩真实性可谓是疑点重重,不仅财务指标有恶化迹象,信息披露也犹如挤牙膏,较多新增客户也是资质欠佳,此外,通过补签《终止协议》将坏账“毁尸灭迹”手段也是堪称一绝。而此次它的IPO之旅,就好比是一艘外饰华丽但朽木打造的巨轮勇闯大海的故事,前路风雨飘摇,结果难测。

本文源自:华声财报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推荐内容